特別推薦
二十大代表風采
編者按: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按照黨章規定和黨中央統一部署,全國38個選舉單位選舉產生了2296名黨的二十大代表。黨的二十大代表是共產黨員中的優秀分子,具有先進性和廣泛代表性,是經各級黨組織逐級遴選產生,肩負著9600多萬名黨員、49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重托,凝聚著全黨的意志,承載著人民的期望,將光榮地出席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他們中很多是來自生產和工作第一線、在各行各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模范黨員。從即日起開設“二十大代表風采”欄目,重點介紹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代表的先進模范事跡,以學習和弘揚他們的優秀品質和精神風范。
路生梅:在黨和群眾需要的地方扎根
一大早,78歲的路生梅就在佳縣人民醫院的診室中忙碌起來,耐心地問診,認真開處方,安撫哭鬧的患兒,叮囑家長各種注意事項……盡管已年近八旬,作為一名兒科醫生,路生梅每周的三次義診依然雷打不動?!盎颊咝枰?,我身體還很健康,還能繼續為他們服務?!彼f。因為“被需要”,路生梅在陜北扎下了根,一待就是半個多世紀。
1968年,北京姑娘路生梅大學畢業后只身來到陜西省榆林市佳縣從醫。佳縣位于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交界處,溝壑縱橫、環境惡劣。當地醫療條件十分落后,兩排墻皮脫落的舊窯洞就是縣醫院??吹竭@里群眾缺醫少藥,路生梅許下承諾——“為黨工作50年,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
路生梅的專業是兒科學,但是那時的佳縣醫院沒有分科。為了不讓患者失望,路生梅在工作之余抓緊一切時間和機會學習各種醫學知識。白天坐診、出診,夜晚在油燈下看書、記筆記成為她生活的常態。
“除了內外科、兒科,我還學會了婦產科、皮膚科技術。不少老鄉習慣看中醫,我又自學了針灸?!本瓦@樣,“準??漆t生”變成了“十八般武藝皆通”的全科醫生。
陜北地區山連山、溝套溝,過去交通不發達,許多群眾就醫不便。為了讓群眾能及時看病,路生梅常常需要出診。一個大雪紛飛的早晨,路生梅跟著老鄉到離城十幾里的崔家畔出診。當時她穿的是北京帶來的塑料底棉鞋,在雪地里走幾步就摔一跤。老鄉看著實在不忍,勸路生梅回去,說他隔天背孩子再來醫院就診。路生梅沒有答應,繼續往前走,在臨近村子的下坡路上,她索性就半躺著滑了下去,到了病人家里時幾乎變成了一個泥人。
“當時心里只想著有個孩子還在等著我,時間就是生命,我必須前行?!甭飞氛f,經診斷,孩子患的是麻疹肺炎。村子里竟有5個類似癥狀的孩子,她一連搶救了三個孩子。為防止病情蔓延,路生梅在村里人的幫助下把5個病兒集中在一起治療,不到一周,所有的孩子都痊愈了。
1983年,佳縣人民醫院首設兒科,路生梅成為首任兒科主任。多年來,不是沒有機會去條件更好的大城市,她卻從沒想過離開。她扎根黃土高原54年,不僅為眾多患者解除痛苦,還致力于提升當地醫療水平。
1999年,路生梅退休了,她仍然選擇在佳縣為患者免費義診?!皣乙呀浗o了我退休工資,我不缺錢,不能再拿另一份錢?!彼f。除了在佳縣人民醫院、佳縣中醫院輪流坐診,路生梅的住址很多人都知道,有的病人白天上班,下班才會上門咨詢,路大夫也悉心接待。
“退而不休”的路大夫依然是佳縣兒科的“定海神針”?!搬t生們遇上什么棘手的問題,都會找路大夫咨詢。有時候遇到疑難雜癥,我們還會把病人帶到路醫生家里去。一方面盡快給病人解決問題,一方面我們也及時學習,路醫生從不推辭?!奔芽h人民醫院現任兒科主任武艷說,“老話說見賢思齊,有路醫生這樣的榜樣、這樣的老師,我們就有信心,有力量?!?/p>
路生梅說,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自己在激動之余還有一絲忐忑,“我會以此次使命為一個新的起點,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回報社會,回報大家對我的認可?!保ㄐ氯A社記者姜辰蓉)
劉秀祥:激發山鄉學子的奮斗動力
最近幾年,每逢新生開學,貴州省望謨縣實驗高中黨總支副書記、副校長劉秀祥都要給學生講述自己背著母親求學的故事,還會帶他們去老家看自己小時候居住的老木屋。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學生,要“相信奮斗的力量”。
4歲那年,劉秀祥的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因為傷心過度,患上間歇性精神疾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盀榱苏疹櫮赣H,從初中到大學,我一直把母親帶在身邊?!眲⑿阆檎f。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8年,劉秀祥考上了山東省的臨沂師范學院(現臨沂大學),他“千里背母上大學”的故事經媒體報道后廣為人知。
上大學期間,盡管劉秀祥的手頭并不寬裕,但他也沒停止幫助他人。他將部分兼職收入寄回貴州,來資助初中時撿廢品認識的三個孩子上學。
“大學畢業后,我進入一家企業工作,一開始并不打算回來?!眲⑿阆檎f,當時想著自己和母親過得好就行了。但有一天,他接到了自己資助的孩子打來的電話,說不想讀書了,他反復勸解也沒有效果。
這通電話,深深觸動了劉秀祥的心。他意識到,像這樣初中就輟學的孩子,家鄉應該還有不少。于是,2012年劉秀祥辭職回到家鄉望謨任教,他想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因為我自己是通過讀書走出大山,我回來是想告訴孩子、家長,讀書是可以改變命運的?!眲⑿阆檎f,應當通過勵志教育,激發學生的奮斗動力。
為了勸學,劉秀祥發起了“助學走鄉村行動”,他常常騎著摩托車,將自己的故事錄入小喇叭,走村串寨勸學。此后,劉秀祥跑遍望謨縣的各個鄉鎮,騎壞了七八輛摩托車,1800余名學生因他重返校園。
從教十年來,劉秀祥除了做好日常教學等工作外,還到全國各地開展勵志演講。截至目前,劉秀祥已開展公益演講2000多場次,用自己的事跡激勵更多人追逐夢想。
“上學時我遇到困難,會向他求助,他的故事鼓舞著我前行?!痹浀玫絼⑿阆閹椭耐醮终f,她上高三時,劉秀祥來到她所在的學校任教,特別關注和關心貧困學生。
在王代分的眼里,劉秀祥是一個很陽光、溫暖的人,跟他交流往往能給人正能量?!八慕洑v非常感人,我也想像劉老師一樣,在自己有能力后回饋家鄉?!蓖醮终f,在劉秀祥的精神感召下,她畢業后也選擇回老家望謨縣工作。
在精神上激勵學生的同時,劉秀祥也繼續在物質上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2020年,劉秀祥工作室成立,工作室的工作內容包括勵志演講、教師培訓、學生德育教育和貧困學生資助。
望謨縣實驗高中教科處副主任鄭燕說,劉秀祥持續幫助當地貧困學生,使學生們能夠安安心心上學。
近日,記者來到望謨縣實驗高中時,剛好碰到劉秀祥工作室在組織學生發放最新一期的社會幫扶資金。目前,劉秀祥工作室累計牽線對接資助學生4000多人,資助資金超過1000萬元。
精準施策,補齊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短板;“智志雙扶”讓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接受高等教育……近年來,許多像劉秀祥一樣的教育工作者,成為山鄉學子背后的堅強支撐。
“現在的學生,比我上學的時候要幸福得多?!眲⑿阆檎f,特別是脫貧攻堅以來,黨和國家出臺了從義務教育到大學的系列教育保障措施,社會幫扶也越來越完善。(新華社記者施錢貴、周宣妮)
陳望慧:“種下”玫瑰產業帶富千萬家
在川西高原大山深處的四川阿壩州小金縣達維鎮冒水村,如今玫瑰產業紅紅火火。多年來,冒水村黨支部書記陳望慧,帶領鄉親種植玫瑰花,發展玫瑰產業,不僅讓全村實現了脫貧致富,更是帶動了46個村、近2萬人增收,被村民親切地稱作“玫瑰姐姐”。
冒水村平均海拔近3000米,這里雖然風光旖旎,碧藍天空下群山青翠,但自古以來,土地貧瘠,物產匱乏,且因山大溝深,交通也十分不便。當地百姓只能靠種植產量和產值都很低的土豆、胡豆等作物,過著貧困的生活。這讓曾是冒水村村干部的陳望慧十分苦惱。
“每天滿腦子想的,都是怎么才能讓百姓富起來?!标愅壅f。
2010年的一天,陳望慧趕到一位老鄉家,察看被野豬拱壞的土豆地。在一片狼藉中,她無意間瞥見幾株野玫瑰完好無損。陳望慧思忖,在如此苦寒之地,野玫瑰竟可以頑強生長,那可不可以利用它為當地百姓帶來收益呢?
陳望慧通過查找資料得知玫瑰花是個“寶”,不僅可作食材,也可藥用,玫瑰精油還被譽為“液體黃金”,價格不菲?!爱敃r看到這些信息時,我激動得把桌子上的茶杯都打翻了?!标愅壅f。
山東、甘肅、云南……為了尋找能讓村里脫貧的玫瑰,大半年時間里,陳望慧的足跡遍布七八個省份,行程上萬公里??疾?、學習期間,她歷經風雨,也有過獨自一人臥病在床的無助。作為當地致富帶頭人,她對自己經營的餐廳和酒店完全無暇顧及。
2013年,冒水村一片片艷麗、飄香的玫瑰花,成為陳望慧執著和堅韌的最好回報。她帶回的玫瑰品種優良,十分適宜當地生長;學習得來的先進種植技術,很快傳播推廣。
今年66歲的小金縣新橋鄉共和村村民喻福良種了4畝玫瑰,現在畝產收入已經過萬元。喻福良右腿有殘疾,干不了重活兒,他對記者說,2015年在陳望慧帶動下,他開始種植大馬士革玫瑰,次年就收入了3700元?!懊倒彘L得好看,我很喜歡,每天有空都來地里看看?!庇鞲A颊f。
2016年,陳望慧當選冒水村黨支部書記,她更堅定地闊步前行,帶領鄉親們致富。
為了提升玫瑰附加值,陳望慧決定自己建加工廠?!拔乙灰а缹⒎孔淤u了,又借錢、貸款,建起了加工廠?!彼f。
經過幾年發展,如今,加工廠內有玫瑰精油生產線14條,玫瑰花茶生產線3條,玫瑰醬、玫瑰餅生產線各1條,可生產20多款產品,2021年銷售額達到3000萬元,產值達到5000萬元。
在陳望慧帶動下,冒水村牽頭建成玫瑰產業基地扶貧車間。近3年來她優先聘用低收入家庭、殘疾人等500余人次在工廠務工,為每個家庭增收8000余元,讓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瞄準山區貧困村脫貧短板,冒水村的實踐引起關注。在當地政府脫貧攻堅系列政策支持下,冒水村附近的村民也逐漸種起了玫瑰,一朵朵“脫貧玫瑰”在大山深處綻放。如今,當地玫瑰產業帶動了小金縣13個鄉鎮的46個村種植玫瑰,目前有1.5萬畝種植面積。陳望慧還有更長遠的目標:要把玫瑰產業積極融入鄉村振興中,打造夾金山下的玫瑰小鎮。
“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意味著沉甸甸的責任?!标愅壅f,“我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補齊短板,更好地帶動更多老百姓種好玫瑰,發展玫瑰產業,當好百姓的‘貼心人’?!保ㄐ氯A社記者高健鈞、馮家順)
旦增頓珠:雪域高原上的“工匠”
“那兩臺設備在滿負荷運行,這樣容易出現安全隱患,抓緊讓安全員系統檢查一次?!痹谒嘀瞥绍囬g里,旦增頓珠逐一檢查機器設備,發現問題后立馬組織人手解決,確保安全生產。
40歲的旦增頓珠是西藏高爭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制成車間主任,2014年以來,他帶領團隊刻苦鉆研,改進工藝,完成一項又一項技術攻關,大幅降低運營成本,讓企業產能邁上新臺階。
2000年畢業后,旦增頓珠進入西藏高爭建材的前身——拉薩水泥廠,從事生產統計員的工作,成為家族里第三代水泥工人。在工作崗位上,不管事情大小,他都能認真出色完成,是大家眼中的“工作狂人”。
2004年,旦增頓珠和20多位同事被送到石家莊相關企業培訓,實地學習水泥生產操作等內容。此后,作為單位重點培養對象,他每年被送到內地省市學習,逐漸掌握了綠色生產、系統管理等先進理念。
“在各地學習收獲很大,讓我了解了現代工廠的生產模式,知道了怎么提高能源利用率,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钡┰鲱D珠說。為了學懂車間設備運行原理和故障維修,他還專門到西藏大學電氣自動化專業學習。
2009年,旦增頓珠被多家同行企業看中,但經過慎重思考,他還是選擇留在原單位?!半m然當時每月工資只有三千元,但我的爺爺和父親都是這里的老員工,全家三代人對單位充滿了感情?!彼f,留下是為了感恩,更是一種傳承。
伴隨著西藏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水泥市場需求量與日俱增,公司產品常常供不應求。為保證生產效率,已是制成車間主任的旦增頓珠帶領團隊著手對容易出現故障的設備進行全方位研究。
他們起早貪黑,從源頭找問題,以提高設備運轉率、易損件使用壽命為著力點,摸索生產工藝及設備技術改造。經過反復試驗,設備運轉率逐年提高,2015年一年就為公司節約設備維修費100多萬元。
“長年在一線工作,提升了我的成本意識,學會了如何在設備滿負荷狀態下進一步提高產量,在規?;幕A上降低成本?!钡┰鲱D珠說。
解決設備高故障率問題后,他又帶領團隊開始挖掘設備產能。經過艱苦摸索,團隊在2020年完成了對設備工藝系統的技改,在保證運轉率達到98%的前提下,實現了月生產水泥40萬噸,刷新了公司成立以來的紀錄。4臺老舊設備在穩步增產的同時降低了成本,每噸水泥耗電量降低了約2度,全年節約電費700多萬元。
制定內部獎勵機制,鼓勵員工大膽探索,推廣分享好的技術技能和安全經驗,在他的號召下,制成車間逐步形成創新的氛圍。
憑借工作中的優秀表現,旦增頓珠2021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今年6月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如今,已是西藏高爭建材副總經理的旦增頓珠正在思考公司未來的轉型升級?!芭c國內同行相比,公司在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彼f。
22年間,旦增頓珠從一名一線工人成長為“技術大拿”、管理高層。他說,只要在一個崗位上刻苦鉆研、辛勤耕耘,就一定能挖掘出一片“新天地”。(新華社記者李鍵、卞婷)
潘從明:十年磨劍 精益求“金”
身材清瘦,走路如風,言語不多,是解決問題的一把好手。他,就是黨的二十大代表、金川集團銅業有限公司貴金屬冶煉分廠提純工序工序長潘從明。
26年來,他埋首貴金屬提純工藝提升,不僅開創全新工藝流程和技術標準,還填補國內外復雜銠銥物料綜合利用技術空白。
1996年,潘從明從原金川公司技校鑄造專業畢業后,分配到當時的金川公司第二冶煉廠貴金屬車間工作,負責貴金屬提純,雖專業不對口,可潘從明并未退卻。
當時,潘從明四處尋找也買不到專業書籍?!皼]有書,只能跟著師傅現場學?!彼刻鞂煾档脑捯灰挥涗?,晚上反復回味、歸納謄寫,不知不覺筆記本堆起來一米多高。
“那時活不多,四五個小時就能干完?!迸藦拿髡f,他一忙完便到其他崗位學習,僅僅3個月,不僅熟悉了本崗位工作,他還成為該崗位“師傅”。
“不僅要學會如何干,還要多問個為什么?!钡珟煾祩冎廊绾尾僮?,卻很難解釋清楚原理。直到2004年,公司邀請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專家學者到企業教授冶金等相關課程,潘從明才徹底解決長期遺留的困惑,也是那時他開始自主試驗。
工作中,潘從明閱讀了120多本專業書籍,寫下30多萬字筆記,還重新歸納20多種可用于提純的化學試劑,總結了書本外的600多個涉及貴金屬冶煉工藝的化學方程式。
2007年開始,潘從明將試驗成果陸續應用到生產中。2009年,因業績突出,潘從明被聘任為提純班班長?!白鳛橐幻h員,更需要積極擔當?!睋伟嚅L后,他主動請纓,帶領團隊對提純工序全流程進行試驗。
歷經數萬次反復試驗,潘從明掌握了溶液顏色判斷提純程度和工藝問題的本領。他改進原有工藝,形成全新工藝流程及技術標準,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近十年,對于一線產業工人而言是收獲滿滿的十年?!迸藦拿髡f,黨和國家更加重視產業工人的政策支持,越來越多像管延安、高鳳林一樣的產業工人實現價值,獲得“大國工匠”稱號。
近年來,潘從明對剛入職員工提出新要求,即每月提交實習報告、工藝流程圖、設備連接圖以及學習總結各一份,并要求他們發現問題及時通過試驗解決,形成論文或專利。
潘從明說,作為黨員,既要帶頭攻關,更要分享傳承。他每月底都會抽時間批閱報告并及時指導,有時候干到凌晨兩三點,就把工作室板凳拼起來,湊合一夜。
很多新職員剛開始吃不消,但隨著專利、論文陸續發表,漸漸明白潘從明的良苦用心。正是潘從明以及職工們的精益求精,金川集團連續35年貴金屬產品純度達99.99%。其中,最難提取的貴金屬銠,提純工序從40多道精簡為10多道,生產周期從近6個月降至1.5個月左右,回收率大幅提升,真正做到“吃干榨盡”。
如今,潘從明又將目光聚焦二次資源中的貴金屬綜合回收?!暗V產資源終究有限,如果將報廢的汽車、電子產品、石油催化劑等資源中的貴金屬回收,就能緩解資源短缺?!迸藦拿髡f,雖然這些資源成分復雜,但他仍將帶領團隊繼續攻堅。(新華社記者李杰)
馬麗:始終與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家里的藥吃完了,您能不能幫我再買一些?”9月26日,十二師西山農牧場安康社區黨總支書記馬麗接到了一位名叫馬友勇的老人打來的電話。
“您不要著急,我馬上去買,一會兒就送到您家里?!瘪R麗在電話里回應道。一直以來,社區居民的大事小事,馬麗都一一放在心上?!八o我們辦了不少好事?!碧崞瘃R麗,社區許多居民都會這樣說。
2018年,馬麗來到安康社區任居委會副主任,2021年6月,她被推選為安康社區黨總支書記。4年多來,馬麗始終把居民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大事,把居民的瑣事當成自己的家事。只要居民們有需要,馬麗總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他們面前。
“多虧了她,我兒子才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去上學?!碧岬今R麗,安康社區居民阿斯漢·艾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阿斯漢·艾江9歲的兒子比拉里·艾山江先天失聰,一直沒有上學。馬麗了解情況后,帶著母子倆奔走于殘聯、康復中心和醫院間,為孩子免費裝上了合適的人工耳蝸。比拉里·艾山江能聽到聲音了,他滿臉驚喜地撲向媽媽,一旁的馬麗一邊笑一邊抹起了眼淚。
隨后,馬麗又聯系相關部門,把比拉里·艾山江送進了學校?!翱粗〖一锬芟衿渌⒆右粯釉谛@里學知識、受教育,我心里總算踏實了?!瘪R麗說。
積極學習法律法規和政策知識,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完善困難幫扶機制,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從事社區工作以來,馬麗累計幫助困難群眾200余戶、申請幫扶資金68萬余元,幫助貧困學生50余人,為群眾辦實事好事200余件。
馬麗還兼任安康社區婦聯主席,她說:“婦女兒童、老年人需要更多關注?!?/p>
安康社區居民賈月香是一位單親媽媽,帶著兩個孩子,馬麗主動為她申請困難補助,逢年過節還帶著慰問品看望她。獨居老人赫志云今年67歲,本輪疫情期間,馬麗格外牽掛老人,每天忙完手里的工作總惦記著老人蔬菜水果吃完了沒有、常用藥夠不夠。
馬麗還利用微信群、小區廣播,向大家普及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知識;舉辦“情系下崗女工、愛心獻給春蕾”等主題活動和婦女創業培訓班,組織100余名婦女創業致富。每年,馬麗調解的婦女兒童權益案例結案率都達到100%。2021年12月,馬麗榮獲“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在總結社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馬麗在社區大力推廣“網格上有黨員服務隊、樓棟中有黨員責任田、單元內有黨員中心戶”的黨建模式,通過互帶互學,充分調動黨員參加志愿服務的積極性。在馬麗和社區“兩委”的帶動下,轄區內黨員們主動亮出身份,“雙報到雙服務”,活躍在服務社區居民的各條街巷。
“馬麗對工作認真負責,對群眾熱心服務,她就是我們身邊的榜樣?!卑部瞪鐓^工作人員潘水英感慨道。
得知自己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馬麗坦言,這是黨組織對自己的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拔乙M最大努力發揮好聯系基層的橋梁紐帶作用,用心用情做好社區工作,始終與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盡心盡力辦好群眾關心的每一件事?!瘪R麗說。(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沈元賡 實習記者 李和平)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張黎明:創新使工作更快樂
“一個移動充電槍覆蓋6個車位,如果安裝5個,就能覆蓋30個車位?!痹趧撔鹿ぷ魇?,黨的二十大代表、國家電網天津電力濱海供電公司配電搶修班班長張黎明同兩名工程技術人員圍坐一起熱烈討論,身旁的一疊紙上畫滿了設計草圖。
討論間隙,張黎明向記者介紹他最新的創意——“移動共享充電樁”。
“開展電力志愿服務時,我發現基層對充電樁的需求越來越大,便想到設置固定充電樁,再配上可移動的充電槍,盡可能滿足更多老百姓綠色出行需求?!?/p>
“努力在創新的道路上,取得更多高層次智能化成果?!痹趧撔鹿ぷ魇绎@眼位置,懸掛著張黎明寫的這句話。這是他30多年如一日矢志創新、銳意進取的真實寫照。
張黎明說,從他工作第一天起,師傅就反復叮囑,“搶修工作,‘搶’的是時間,‘修’的是技術”。長期實踐中,張黎明練就了電力搶修的“火眼金睛”,可以根據停電范圍、天氣情況和線路狀況等,迅速準確判斷出故障成因、確認故障點,為及時恢復送電爭取寶貴時間。
器物有形,匠心無界。
高壓刀閘新型防護裝置、可摘取式低壓刀閘……今年8月舉辦的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上,張黎明攜這些年的創新成果參展,向世界展示中國工人智慧?!半m然我只是中專學歷,但只要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念,一樣能取得成績?!睆埨杳髡f。
創新工作室擺放著張黎明帶隊研發的“拳頭產品”——第四代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盡管我國已經實現機器代替工人開展高空帶電作業,可搶修工人還需要進行高空輔助。瞄準更智慧、更輕便的目標,前幾年,張黎明反復試驗修改,第四代機器人終于問世并實現產業化,推廣到20個省份。
“工作是快樂的,創新使工作更快樂?!睆埨杳鲿r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并勉勵更多年輕人創新。
目前,張黎明的創新陣地已成為培育創新人才的基地,帶領63個創新工作室、2000余名“電力創客”“藍領創客”取得了豐碩成果。以張黎明名字命名的共產黨員服務隊,已發展成為由30個分隊、400多名隊員組成的常態化社會志愿服務組織,被評為“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
這幾年,張黎明始終奔波在急難險重一線。2021年初,河北省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反復,張黎明主動請纓,帶領17名隊員成立“抗疫保電突擊隊”,星夜奔赴河北;去年7月,他又前往河南支援抗汛。
“能夠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我感到光榮而神圣?!睆埨杳髡f,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離不開創新,要堅持以“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為奮斗目標,立足工作崗位,堅定不移走好創新之路。
“我將繼續扎根一線,為不斷推動自主創新盡力,為創造美好生活充電?!睆埨杳髡f。(新華社記者毛振華)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錢素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醫者,懷懸壺濟世之仁心,行救死扶傷之仁術。
兒童醫院重癥監護病房,是重癥患兒生命“臨界之地”。在錢素云30多年從醫生涯中,長達26年守護在兒童醫院重癥監護病房,為一個個年幼生命托舉希望。
錢素云是黨的二十大代表,北京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和內科教研室名譽主任,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領頭人。
錢素云一直忘不了這一幕。一名叫小穎的12歲女孩因嚴重肺結核、真菌感染,同時出現急性肝功能衰竭等嚴重并發癥,在當地醫院治療了半個多月不見效,病情持續惡化,最后來到北京兒童醫院。當時,身高一米六五的女孩體重只有35公斤,最嚴重的時候全身上下插著8根管子。
作為小穎主治醫生的錢素云,每天和同事仔細研究小穎的病情變化和影像學特征,上網查詢相關資料、閱讀文獻,調整呼吸機等儀器的參數……經過整整98天的精心治療,小穎奇跡般康復了。
1年多后,小穎的母親來到醫院,給錢素云帶來了孩子最新的照片,一個如花似玉、笑盈盈的姑娘映入眼簾。錢素云說:“看著孩子們帶著最純真的笑臉走出重癥病房,是我最大的幸福?!?/p>
1983年成立的北京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承擔著重癥感染、中毒、創傷、多臟器功能障礙等危急重癥兒童救治任務。在錢素云看來,重癥監護病房是其他臨床科室的堅強后盾,掌握高級生命支持技能是對這支團隊的基本要求。
北京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劉珺說,兒童重癥監護專業風險高、強度大,孩子的病情瞬息萬變,一個決策可能決定一個孩子的生死,錢素云始終強調醫務人員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業務水平。
近年來,為培養后繼兒科人才隊伍,錢素云還擔任首都醫科大學兒科系本科階段兒內科的開篇講者。她從“小兒科”實為“大學科”講起,讓學生們感受兒科專業的重要性和魅力,鼓勵大家投身兒科事業。
從課堂到病房,從模擬到實戰,錢素云的每堂課都是用心設計、精心準備;帶教時,她從來都是一絲不茍,有時寥寥數句、幾個問題,就讓學生臉紅、冒汗,感到自身存在問題和不足,產生強烈的緊迫感。
北京兒童醫院急診內科主任王荃是錢素云的第一個研究生,她對導師的執著、嚴格、果敢深有體會。
“錢教授帶教查房時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她總是要求我們無論做什么,都要關注每個細微的環節,不能浮于表面。工作中,她總能讓你有一種成就感,從而理解重癥醫學科對于生命的意義。她的每一個果敢的決策背后,都是出自對生命的敬畏和珍惜,這是讓我觸動最深的?!?/p>
從事兒童重癥醫學臨床工作以來,錢素云挽救了無數垂危孩子的生命,多次臨危受命奔赴各地處置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參與災區救治行動,先后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好醫生”“最美醫生”等諸多榮譽稱號……
“黨的二十大代表這個身份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庇兄?0年黨齡的錢素云說,“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醫生,我將一如既往專注兒科臨床中最迫切的問題,永葆初心,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保ㄐ氯A社記者俠克)
責任編輯:王艷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