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推薦
夯實網絡安全責任 共筑網絡安全防線


筑牢工業互聯網安全屏障
在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需求帶動下,以泛在互聯、全面感知、智能優化、安全穩固為特征的工業互聯網不斷發展壯大。隨著與制造業加快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不斷延伸,網絡和數據安全已成為事關國家安全、經濟社會發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大問題。
“當前,在網絡安全威脅加劇以及合規監管趨嚴背景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和重要機構面臨網絡安全的壓力和挑戰日益嚴峻。建立以業務不停、網絡不斷、數據不丟為運行目標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成為當務之急?!痹谌涨芭e行的2022年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網絡和數據安全分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主任付京波表示,將關鍵產品實現知識產權自主可控是保障網絡安全的前提,要不斷攻堅前沿技術,加強網絡安全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以用戶視角建立安全體系。
此外,要創新技術與產業融合應用體系,形成網絡安全整體解決方案,持續提升安全產品性能和服務水平。付京波認為,網絡和大數據安全技術與產業融合是一項系統工程,以應用需求為牽引,加強產學研用,使各項安全技術和產品在復雜應用場景中相互配合、有效運轉,實現整體安全效益最大化。
近年來,勝利油田將信息化建設作為企業提質增效的有力舉措。在這里,工業網絡建設覆蓋率達到95%以上,但油田生產規模和環境決定其工控系統信息接入點數量大、分布廣,且大多暴露在野外環境中。前端設備無人值守,部分暴露在外的網絡接口完全開放、無控制手段,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終端網絡接口仿冒接入,對內網進行探測或入侵,進而控制核心業務系統,獲取敏感數據信息或發起物理攻擊。
“工業互聯網集成終端種類繁多,且來自多個廠商,需要在統一安全標準和建設實施方面作出更多努力。而作為工業互聯網底層設施,終端安全威脅應放到整個系統安全框架中加以解決?!逼姘残畔嚓P安全專家介紹,針對勝利油田大量物聯網設備使用場景,奇安信在采油廠、管理區部署安全統一管理平臺,實現設備安全合規檢查、狀態監控、網絡雙向阻斷、訪問控制、IP地址管理與使用監控、仿冒檢測和處置等安全管理功能,在采油廠下轄站點接入安全防護系統,根據環境選擇機架式與導軌式混合部署方案,達到擴大安全監控范圍、提升威脅發現及時性和管理效率、降低安全運營成本等效果。
作為數據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網絡安全和大數據產業是維護國家網絡空間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重要保障,推動其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構建良好產業生態?!耙趪覍用嫱苿赢a業聚集,建成建好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區。建立產業融合機制,培育一批網絡和數據安全‘專精特新’骨干企業,助力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备毒┎ㄕf。
“我們對工業互聯網企業的數據安全進行梳理分類,形成數據資產清單,監控其重要數據流動過程,利用數據安全管控平臺分析預警?!本G盟科技集團安全專家周呈輝介紹,該項目已經覆蓋能源、通信、汽車、家電等行業,將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漏洞及時通報給下屬企業,并向國家級平臺上報,協同各網絡安全主管機構,搭建國家級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綜合監測體系,有效防范重大數據安全威脅。
“隨著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進入實戰深耕新階段,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需要進一步調動各方力量,共同構建制度更加健全、技術更加先進、政企更加協同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體系?!敝袊I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熊夢建議,應以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為準則,以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為核心,建立完善企業主體、政府監管、行業引導的工業互聯網安全協同管理體系。
熊夢認為,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人才是基礎,“要堅持產學研用一體,加快培育既懂信息通信技術,又熟悉生產制作流程,具備跨界協作能力的復合型、創新型網絡安全人才”。(經濟日報)
多方協同推進網絡謠言治理
筑牢數據出境的安全屏障
近日,國家網信辦公布《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簡稱《辦法》),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制定出臺《辦法》的目的是進一步規范數據出境活動,保護個人信息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數據跨境安全。
關乎多方切實利益
中國數字化發展能力持續增強,已成為世界數據資源大國之一。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今年7月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年)》,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同比增長16.2%,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9.8%。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更加穩固、支撐作用更加明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現狀與趨勢洞察》顯示,中國已經成為數據量最大、數據類型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預計到2025年,中國數據總量在全球占比將接近30%。
隨著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據出境活動日益頻繁,數據處理者的數據出境需求快速增長。數據出境活動既影響個人信息權益,又關系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中國亟需建立健全數據跨境管理規則。
據了解,數據出境活動主要包括:數據處理者將在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數據傳輸、存儲至境外;數據處理者收集和產生的數據存儲在境內,境外的機構、組織或者個人可以訪問或者調用。
重視數據出境活動,是促進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防范化解數據跨境安全風險的需要。今年4月,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跨境數據驗證平臺——粵澳跨境數據驗證平臺正式啟動服務。商務部國際司相關負責人今年6月表示,金磚國家領導人第14次會晤達成的《金磚國家數字經濟伙伴關系框架》,開啟了金磚國家數字經濟合作新進程。數據隱私和安全、網上爭端解決等目前數字經濟前沿領域被納入《金磚國家數字經濟伙伴關系框架》。
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黃鵬認為,數字技術多層次地影響著世界經濟格局,數據逐漸成為各國新一輪國際政治博弈中爭奪的重要資源,加強數據跨境流動管理成為不少國家的共識。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立足自身發展利益,制定了相應的數據跨境管理規則。
面對日益龐大的數字經濟規模,保障中國數據跨境安全,維護個人、國家、社會利益的呼聲日益強烈。專家認為,要強化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進一步加強中國跨境數據流動監管。
據悉,《辦法》為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工作提供了具體指引,將事前評估和持續監督相結合、風險自評估與安全評估相結合,防范數據出境安全風險,保障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體現了監管有度、規則合理透明的特點。
《辦法》明確了4種應當申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的情形:一是數據處理者向境外提供重要數據。二是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和處理100萬人以上個人信息的數據處理者向境外提供個人信息。三是自上年1月1日起累計向境外提供10萬人個人信息或者1萬人敏感個人信息的數據處理者向境外提供個人信息。四是國家網信部門規定的其他需要申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的情形。
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張金平認為,《辦法》明確安全評估結果有效期為2年,意味著數據處理者可以申報2年內對特定境外接收方的數據出境計劃,方便企業開展連續性數據出境業務,有利于全球數字經濟發展。
《辦法》的正式出臺和實施,將為國家數據安全工作筑牢“防線”。張金平說,經過多年醞釀和公開討論的《辦法》,在充分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礎上對數據出境安全管理作出新探索,既著力于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個人與組織合法權益,也為全球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人民日報海外版)
用好青少年模式 “防沉迷”需各方勠力同心
你的手機越來越“懂”你? 這可不見得是件好事
近幾天,個別平臺是否存在大數據殺熟的情況,正在被網上熱議。事實上,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己日常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的手機,似乎越來越懂自己了?比如搜索過一個物品,之后有可能經常會見到這類物品的推送,有的時候你會覺得方便了,但是,等到相關廣告彈窗、推廣短信不斷,推銷電話打來甚至于價格也會因“熟”而出現波動的可能時,你的心態可能又不一樣了。更為關鍵的是,在這一過程中,你的“用戶畫像”已經被大數據一覽無余。
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到的用戶信息,平臺經營者是可以做出“用戶畫像”的,并將其作為一種數字化的重要商業資產,而后在交易價格、廣告投送等方面差別化對待,尋求更高利益。而對于公眾而言,自己的隱私則在大數據面前很容易“裸奔”。
其實,《民法典》中,對個人信息保護法就有了原則性的法律規定。而自去年11月1日《個人信息保護法》施行后,經營者對個人信息收集這一行為被納入了規范化體系內。該法明確不得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經營者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具有明確、合理的目的,并應當與處理目的直接相關,采取對個人權益影響最小的方式。
實際上,自該法施行之后已經過了9個月,有關部門在這期間也做了不少動作,比如約談相關平臺,罰款甚至于暫停、下架等。近期,幾個針對人臉識別等個人信息的民事訴訟案件也迎來了消費者、用戶方作為原告勝訴的判決。而這些動作,也在促進平臺依法進行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合規優化,比如在程序中增加“關閉自動化推送”選項等。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個人信息保護仍有許多需要完善之處。在合規細節上,仍然需要相關指引,以便于監管部門執法,也便于企業整改,與此同時,也要意識到合規是有成本的,對于利潤率相對較低和用戶人數較少的中小企業而言,如何既能促進其合規,又能減少企業負擔,也是需要思考的。
手機越來越“懂”自己,這并非完全是件好事,但個中緣由以及具體利害得失,并非所有人都能明曉。只有將措施落實落細,并且讓各級監管部門、企業和公眾都能及時了解,個人信息保護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在這一過程中,不妨進行一些嘗試,比如公開目前已有行政處罰的決定書,為企業合規提供確定的指引,為不同市場占有率的企業提供簡易版本和完整版本的指南指引等。(工人日報)
一圖回顧《黨委(黨組)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
筑牢工業互聯網安全屏障
在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需求帶動下,以泛在互聯、全面感知、智能優化、安全穩固為特征的工業互聯網不斷發展壯大。隨著與制造業加快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不斷延伸,網絡和數據安全已成為事關國家安全、經濟社會發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大問題。
“當前,在網絡安全威脅加劇以及合規監管趨嚴背景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和重要機構面臨網絡安全的壓力和挑戰日益嚴峻。建立以業務不停、網絡不斷、數據不丟為運行目標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成為當務之急?!痹谌涨芭e行的2022年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網絡和數據安全分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主任付京波表示,將關鍵產品實現知識產權自主可控是保障網絡安全的前提,要不斷攻堅前沿技術,加強網絡安全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以用戶視角建立安全體系。
此外,要創新技術與產業融合應用體系,形成網絡安全整體解決方案,持續提升安全產品性能和服務水平。付京波認為,網絡和大數據安全技術與產業融合是一項系統工程,以應用需求為牽引,加強產學研用,使各項安全技術和產品在復雜應用場景中相互配合、有效運轉,實現整體安全效益最大化。
近年來,勝利油田將信息化建設作為企業提質增效的有力舉措。在這里,工業網絡建設覆蓋率達到95%以上,但油田生產規模和環境決定其工控系統信息接入點數量大、分布廣,且大多暴露在野外環境中。前端設備無人值守,部分暴露在外的網絡接口完全開放、無控制手段,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終端網絡接口仿冒接入,對內網進行探測或入侵,進而控制核心業務系統,獲取敏感數據信息或發起物理攻擊。
“工業互聯網集成終端種類繁多,且來自多個廠商,需要在統一安全標準和建設實施方面作出更多努力。而作為工業互聯網底層設施,終端安全威脅應放到整個系統安全框架中加以解決?!逼姘残畔嚓P安全專家介紹,針對勝利油田大量物聯網設備使用場景,奇安信在采油廠、管理區部署安全統一管理平臺,實現設備安全合規檢查、狀態監控、網絡雙向阻斷、訪問控制、IP地址管理與使用監控、仿冒檢測和處置等安全管理功能,在采油廠下轄站點接入安全防護系統,根據環境選擇機架式與導軌式混合部署方案,達到擴大安全監控范圍、提升威脅發現及時性和管理效率、降低安全運營成本等效果。
作為數據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網絡安全和大數據產業是維護國家網絡空間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重要保障,推動其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構建良好產業生態?!耙趪覍用嫱苿赢a業聚集,建成建好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區。建立產業融合機制,培育一批網絡和數據安全‘專精特新’骨干企業,助力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备毒┎ㄕf。
“我們對工業互聯網企業的數據安全進行梳理分類,形成數據資產清單,監控其重要數據流動過程,利用數據安全管控平臺分析預警?!本G盟科技集團安全專家周呈輝介紹,該項目已經覆蓋能源、通信、汽車、家電等行業,將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漏洞及時通報給下屬企業,并向國家級平臺上報,協同各網絡安全主管機構,搭建國家級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綜合監測體系,有效防范重大數據安全威脅。
“隨著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進入實戰深耕新階段,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需要進一步調動各方力量,共同構建制度更加健全、技術更加先進、政企更加協同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體系?!敝袊I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熊夢建議,應以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為準則,以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為核心,建立完善企業主體、政府監管、行業引導的工業互聯網安全協同管理體系。
熊夢認為,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人才是基礎,“要堅持產學研用一體,加快培育既懂信息通信技術,又熟悉生產制作流程,具備跨界協作能力的復合型、創新型網絡安全人才”。(經濟日報)
提升網絡安全意識 筑牢網絡安全防線
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論壇上,來自高校、研究機構、行業企業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從業者圍繞主題,共同交流探討網絡安全領域新熱點、新技術和新挑戰。
面對日益嚴峻復雜的網絡安全形勢,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夏學平在致辭中提出建議:提升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防護能力;強化完善網絡安全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體系;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與能力建設;加強數據安全保護。
我國加大力度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新疆多措并舉扎實推進網絡安全責任制落實
完善網絡安全工作體系
全面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自治區各級黨委(黨組)認真建立和落實網絡安全責任制,堅持把網絡安全工作納入本地本部門重要議事日程,擺在突出位置,定期研究解決重要問題。健全網絡安全工作機制,充實網絡安全工作力量,建立完善網絡安全工作機制,加強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技術共用,不斷夯實工作基礎。出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網絡安全管理條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信息化促進條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編制自治區《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識別認定標準》《網絡安全檢查技術規范》等地方標準,網絡法治建設不斷完善。
筑牢網絡安全保障防線
壓實網絡安全工作責任
加強網絡安全宣傳教育
綜合運用“集中宣傳+常態宣傳”“互聯網+宣傳+科普”等傳播新模式,深入組織開展年度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新疆宣傳活動,采取“直播+宣傳”“短視頻+宣傳”“云+宣傳”“VR+宣傳”等方式,廣泛組織開展線上直播、培訓、講座、網絡安全“七進”、發放宣傳品等活動,推動網絡安全宣傳深入人心。組建網絡普法講師團,常態開展“憲法法律全疆巡回講”、普法作品征集等普法活動,深入開展律師宣講、入戶宣傳、贈送學法手冊掛圖等工作,將網絡普法融入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全過程,在全區46所高校成立大學生普法志愿者服務隊,遴選966名大學生作為網信普法志愿者,提升高校網絡普法覆蓋和志愿者普法能力水平,推動形成全網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新疆網信)
責任編輯:馬夢 楚甲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