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以數字鄉村建設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推進智慧農業發展,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公共服務,加快推動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2022年1月,中央網信辦等十部門印發《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為數字鄉村發展作出具體部署。數字鄉村是我國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連隊作為兵團的最基層組織,是兵團組織架構和發揮優勢、彰顯動員能力的基礎,是兵團履行職責使命、發揮特殊作用的“細胞”。大力推進美麗連隊建設,讓連隊發展搭上數字經濟的順風車,對于團場和連隊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師阿拉爾市數字鄉村建設具備的有利條件
一師阿拉爾市農業生產條件適宜數字化發展。農業數字化,離不開農業機械的現代化。兵團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連隊土地集中連片,有利于大型機械操作,這為智慧農業提供了有利場景。
團場職工群眾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有利于數字素養的提升。師市近年不斷加大民生建設投入,職工群眾文盲比例減少,加之隨著近年不斷從內地招錄大學生擴充到各個團場連隊,團場連隊人口本科文化水平比例不斷加大。
團場網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一是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寬帶進連隊、進社區。二是連隊數字經濟新業態不斷形成,“互聯網+農產品”出連進城工程取得成效,基本形成了政企協作、線上線下融合的農產品電商發展新機制。三是連隊數字化治理效能不斷提升,2020年,師市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上線政務服務APP,高頻事項“網上辦”“指尖辦”已在師市轄區內實現,團鎮黨務、政務、財務和信息等項目也實現了網上公開。
一師阿拉爾市數字鄉村建設中存在的短板
農產品電商銷售缺乏區域統一平臺渠道。目前,種植戶銷售農產品基本是通過個人渠道,比如微信、抖音、淘寶網店等,即使是通過合作社銷售,影響力和帶動力也很有限。目前,師市在推廣“一團一品”,團場給連隊下發了“一連一品”的任務,每個連隊在尋找自己連隊的經銷出路時,基本走上了組建合作社的道路。但力量還是很單薄,而且極易形成一個合作社一個品牌,一個合作社一個發展思路,造成師市內農產品品牌繁而雜,很難形成一股繩的力量抵御市場風險。
區域公共品牌影響力低,品牌維護意識淡薄。以一師阿拉爾市區域公共品牌“塔里木河”為例,政府搭建平臺,相關部門不斷在推進品牌建設,并出臺了一系列提升品牌影響力的實施方案,但是品牌建立后的形象維護不足。職工群眾對于區域品牌不了解,沒有共同打造品牌的意識,近幾年出現很多職工群眾單打獨斗銷售農產品的現象,銷售的農產品品質參差不齊,影響了區域農產品口碑,不利于“塔里木河”品牌做大做強。
基層連隊數字化辦公覆蓋面不夠廣。雖然師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不斷完善,大大提升了公眾辦事效率和滿意度,團鎮黨務、政務、財務和信息等項目也實現了在網上公開。但是通過調研發現,基層連隊“兩委”成員對線上政務知曉率并不高,并沒有真正參與到網上政務中來。同時,一些部門的通知和工作任務出現交叉重復現象,沒有實現網上信息互通共用,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團場缺乏數字素養較高的技術人才。師市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較為緩慢,缺乏專業技術人才。比如,盡管師市農業局等相關部門加大力度對基層連隊相關人員進行培訓,但仍存在連隊“兩委”人員不知道該如何組建農業專業合作社,申報流程和手續辦理不明晰,出現找中介辦理的情況,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必要的數字素養。
推動一師阿拉爾市數字鄉村建設的意見建議
繼續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智慧農業創新發展。一要優化5G產業發展政策環境,簡化項目建設審批手續,出臺5G基站用電成本優惠政策,謀劃推動5G應用項目建設,協調公共區域向5G基站無償開放。推動師市各團場、連隊5G基站建設,持續推進市區、團場、連隊“同網同速”,優化提升寬帶網絡質量。二要充分發揮土地集中連片有利于機械化操作的優勢,推進智慧農業在師市創新發展,加快農業生產數字化改造、智慧農業技術創新,提高農業生產智能化和經營網絡化水平,推進農產品生產、加工、貯藏、包裝、運銷各環節數字化改造升級,為種植戶提供更多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政府搭建平臺,促進農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探索由政府主導,創建開發師市區域公共網絡銷售平臺或小程序,利用電商將師市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一是在小程序內提供特色農產品、鮮果、干果及旅游門票、酒店住宿、餐飲美食等產品信息,讓消費者通過小程序,購買師市內的特色農產品和旅游項目。二是在平臺以農產品為載體,宣傳兵團精神、三五九旅精神,為師市農產品注入兵團精神、三五九旅精神,通過以黨史故事、兵團屯墾戍邊史和師市發展史為內容的小視頻、小故事,讓師市農產品具有文化支撐。以農產品為載體推廣兵團文化和三五九旅精神,用兵團文化和三五九旅精神豐富師市農產品的內涵。三是銷售全面的產品項目,既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也有利于區域品牌的推廣,提高品牌影響力。
增強數字治理能力,提升連級事務管理智慧化水平。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連隊延伸。一是建議在師市區域內建立統一數字辦公平臺,各部門可以在平臺內發布工作動態,布置工作任務,基層連隊信息數據統一在平臺上傳。二是加強連隊智慧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提高維穩戍邊能力。三是加強連隊人居環境數字化監管,更好鞏固人居環境整治成果,提升連隊生態保護信息化水平。
培育本土數字人才隊伍。充分發揮塔里木大學和阿拉爾職業技術學院的資源優勢,在綜合性大學和職業學院設立數字化相關學科專業。一是結合塔里木大學農學優勢,培養數字農業相關人才。塔里木大學畢業生留在南疆就業的比重較大,這就為本土數字人才隊伍提供了保障和支撐。二是強化阿拉爾職業技術學院在數字化職業技術方面的培訓,對職工群眾進行數字農業相關培訓,讓職工群眾適應新形勢下的農產品種植、管理、銷售模式。三是提升公共服務效能,深化“互聯網+教育”,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完善連隊社保與就業服務,深化連隊普惠金融服務,全方位打造宜居連隊。
責任編輯:張藝馨 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