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八師一四三團——全力打造現代宜居宜業宜游新城鎮
辣椒紅、棉花白、葡萄紫……秋收時節,在八師石河子市各墾區,多彩“豐”景如期而至。
在一四三團一連的棉田里,采棉機正馳騁作業。遠遠望去,吐絮的棉田如白色的海洋一直延伸到山邊。
“這塊地種的是新品種棉花?!币凰娜龍F一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黑勝利說,“種植采用精量播種、膜下滴灌技術,采收用的是國產六行自走式打包采棉機,棉花種植已實現全程機械化?!?/p>
在一四三團九連綠色有機蟠桃種植示范園內,職工倪澤寒正將今年最后一批晚熟蟠桃裝箱外運?!爱敃r,我就站在這里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我種植的蟠桃品種叫‘中國紅’,象征著我們的日子紅紅火火?!蹦邼珊嬖V記者。
今年7月13日,在新疆和兵團視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一四三團,與職工群眾親切交流。
黨的十八大以來,這個建在戈壁灘上的花園團場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尤其是隨著團場綜合配套改革深入推進,團場體制機制得到全面重塑。
日前,記者再次走進一四三團,感受團場在改革中涌現的澎湃動力。
在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9月30日,站在一四三團二連的棉田里,該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謝勇看著正在采收的棉花,腦海中浮現習近平總書記在團場視察時的一幕幕。
“習近平總書記向我們詢問棉花種植、銷售和家庭收入等情況,囑托我們要在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敝x勇說,“看著豐收的棉花,大家建設美好家園的信心更足了?!?/p>
八師石河子市是全國重要的優質棉生產基地,棉花種植面積約占兵團的四分之一,生產的“銀力”牌棉花在國內有較強影響力,得到紡織企業的普遍認可。2021年,一四三團創造了10萬畝棉花籽棉單產476公斤的團場新紀錄。
“棉花單產水平不斷提高的背后,是種植管理技術的不斷更新。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實施以來,職工應用新技術的熱情更高了?!敝x勇介紹,一四三團通過采用精量播種等新技術,降低種植成本,提高水肥利用率,節省了勞動力。
謝勇介紹,一四三團建立了以“增密、降高、系統化調”為主的糧食作物高產技術路線,集成優良品種、水肥高效管理、化學調控等栽培技術,堅決把保障糧食安全責任扛在肩上。去年,團場種植小麥3.2萬畝、玉米8.5萬畝,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占全師近一半;創建的滴灌冬小麥高產示范田單產達到845.08公斤,刷新八師小麥單產紀錄。
因地制宜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
一四三團素有“中國蟠桃之鄉”的美譽,種植蟠桃的歷史已有數十年。近年來,該團不斷引進新品種,提升蟠桃質量,拓寬銷售渠道,提高市場競爭力。每年從6月下旬到9月中旬,一四三團出產的鮮桃不間斷供應市場,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蟠桃種植基地之一。
一四三團依托資源和區位優勢,按照區域化布局、規?;N植、專業化生產的思路,積極引導職工發展特色農業和生態觀光農業,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桃源農業生態旅游區是一四三團打造的特色文化旅游風景區,占地面積4.63平方千米,每年接待游客70萬人次。
圍繞增收調結構,突出特色闖市場,依靠科技增效益。近年來,一四三團做好產業規劃,引導職工發展蟠桃、葡萄、番茄、辣椒、制種玉米等特色產業,進一步拓寬職工增收渠道。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一四三團積極落實招商引資各項政策,優化投資環境,扶持培育龍頭企業,先后引進新疆西域明珠葡萄酒業有限公司、圣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有效帶動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
建設城鄉和諧的田園式家園
初秋的一四三團花園鎮廣場,微風吹拂,樹葉嘩嘩作響。
75歲的退休職工馬桂英記得,見到習近平總書記時,自己正在廣場上鍛煉身體?!拔液痛蠹乙黄鹌饎殴恼?,向總書記問好?!瘪R桂英說,“我們一家搬進了樓房,我的養老金年年上漲,團場小城鎮建設得跟城市一樣,對現在的好日子,大家伙兒都很滿意?!?/p>
近年,一四三團實施人居環境整治、老舊小區改造、文體廣場建設等一批重點民生工程,以精細化管理提升職工群眾幸福指數。
2021年,一四三團立足當地文化特色,推進文體廣場項目建設。今年4月,該團文體廣場正式投入使用。在這座集休閑、文化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廣場,建有門球場2個、籃球場3個、氣排球場2個、乒乓球場12個、景觀亭2座,還有百姓大舞臺、幼兒活動區、健身步道、體育主題雕塑等,為職工群眾提供了親近自然、運動鍛煉、交流學習的綠色空間,改善了人們的居住環境。
一四三團11小區居民胡克東說:“文體廣場建成后,我們大家都愛來這里鍛煉身體,娛樂身心?!?/p>
近年來,一四三團不斷提升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以規劃定項目、以項目促建設,聚焦民生關切、補齊基礎設施短板,著力打造現代宜居宜業宜游新城鎮,建設城鄉和諧的田園式家園的夢想正逐步成為現實。
責任編輯:張藝馨 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