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4wbeg"></dd>
    <tbody id="4wbeg"></tbody>
    <form id="4wbeg"><span id="4wbeg"></span></form>
    <nav id="4wbeg"><center id="4wbeg"></center></nav><s id="4wbeg"><object id="4wbeg"><cite id="4wbeg"></cite></object></s>

  1. <button id="4wbeg"><acronym id="4wbeg"><input id="4wbeg"></input></acronym></button>

    <th id="4wbeg"><track id="4wbeg"></track></th>

    民族團結

    “同心小院”里的父子情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日期:2022-09-30

      推開艾沙·吾守爾家“同心小院”的門,眼前的庭院干凈整潔、花草茂盛,葡萄架下,艾沙老人正在邊翻看書本,邊做著筆記,他在為下次宣講作準備。

       

      在同心小院,艾沙·吾守在朗誦自己寫的詩。王瀟雪攝

      老人是尉犁縣興平鎮達西村的“四老人員,今年75歲了,是一名有46年黨齡的老黨員?,F在,“退而不休”的老人是村里的宣講員,由家里的小院改造的“同心小院”是遠近聞名的宣講課堂。在這里,老人用樸實的話語、真實的感受,給村民講黨史、講民族團結、講鹽堿地的達西村如何變成“黃金地……

      “同心小院”有200多平方米,雖然不大,內容卻很豐富,有民族團結示范墻、“胡楊根書屋和傳統文化長廊等。特別是有一道故事墻,講的是艾沙和村民郭宗俊30年來親如父子的故事。

      1992年夏天,艾沙在村里偶遇來打工的郭宗俊,雖然素不相識,他還是邀請郭宗俊到自家住,從此開始了不是父子勝似父子的交往。后來,在艾沙的幫助下,郭宗俊把戶口遷到達西村,新家離艾沙家只有200米。平時,郭宗俊的妻子到艾沙家幫忙干家務,一起做飯,一家人其樂融融;閑暇時,他會開車帶艾沙夫婦去周邊旅游。

      后來,郭宗俊成立了建筑安裝公司,自己富裕了,還幫助其他人脫貧。他的一舉一動,艾沙都看在眼里,“兒子,我是一名老黨員,你是我兒子,也應該入黨,要起到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繼續幫助有困難的人?!彼麑诳≌f。2012年,郭宗俊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并在艾沙的幫助下不斷成長。2017年,從艾沙家葡萄枝移栽到郭宗俊家小院的葡萄結出了晶瑩剔透的果實,也是這一年,郭宗俊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艾沙·吾守給返鄉大學生宣講。 王瀟雪攝

      艾沙家院落的一角保留著郭宗俊住過的舊房子,老人用這種方式紀念著這份真摯而淳樸的感情,更想把民族團結的故事傳遞給更多人。于是,他主動把自家庭院改造成“同心小院”,變成向村民們宣講的“微課堂”,兩家人的故事也上了民族團結故事墻。

      現在,“同心小院”已是興平鎮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和愛黨愛國教育的重要場所之一,也是基層群眾開展宣傳宣講、文化服務活動的重要場地,已接納來訪干部、群眾5000多人次。

      如今,艾沙老人每天堅持看書、看報、看新聞,還拿起筆來寫詩,“只要我還能動,我就會繼續學下去、寫下去、干下去,把民族團結搞好,把黨的故事講好,這樣我的生活才充實?!保?span style="font-size: 16px;">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任江 通訊員 劉佳)

    責任編輯:克迪爾亞·庫爾班 劉芳

    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dd id="4wbeg"></dd>
      <tbody id="4wbeg"></tbody>
      <form id="4wbeg"><span id="4wbeg"></span></form>
      <nav id="4wbeg"><center id="4wbeg"></center></nav><s id="4wbeg"><object id="4wbeg"><cite id="4wbeg"></cite></object></s>

    1. <button id="4wbeg"><acronym id="4wbeg"><input id="4wbeg"></input></acronym></button>

      <th id="4wbeg"><track id="4wbeg"></track></th>